制作文物囊匣的材料有哪些?
- 2019-11-07-
歷史的車輦緩緩朝前行駛著。文物囊匣是這架古車上載著的一個“附屬品”,它的發展史,大致可從漢朝追溯到如今。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制作文物囊匣的材料有哪些吧!
宋元以前,以木材作為制作原料的古匣,由于工藝技術的不成熟,容易被外部因素,如氣候、溫度等影響,抗腐蝕能力弱,難以保存和發展。而囊匣的發展高峰期,是手工藝發展迅猛的明清朝代,明清先人將木質底料換成挺括的紙板,用精美的絲織錦、緞作為囊匣的外部包裝材料,內襯采用光滑的綾子、絲綢,造型精致,用料考究,頗受當時的達官貴人歡迎。解放至今,隨著對文物的重視程度逐漸加深,囊匣的制作工藝也迎來了一個全新的小高峰,文物囊匣愈發精致的同時,其抗腐耐磨的能力也日益增強。
但囊匣之于文物,不僅僅是衣之于人,皮之于樹,擁有著單一的觀賞價值和保護作用。它還代表著一種尊重,一種對先祖成果的虔誠,一種對所贈禮品之人的恭敬。另一層次上而言,即便是普通的現代手工藝品,經過囊匣的精美包裝,也會煥發出更加璀璨的光彩,悄然提升禮品本身的檔次。
現在市場上制作文物囊匣大致由2部分組成,即外盒、內囊。這兩部分分別經過多道工序加工后,組合在一起成為完整囊匣。制作囊匣一般選用如下材料:
1、草紙板
2、仿宋錦
3、藍布
4、絲綢織品
5、棉花
6、骨別子
每一件文物都是歷史的印記,都是中華文明的見證,國之瑰寶。如何保護他們應該是大家全力以赴所要探討和追求的事情,如同人類需要一個舒適的家,囊匣也是如此,對于文物保護,不容錯失!